顾青桉裹紧身上那件略显单薄的大衣,脚步虚浮地朝着心理咨询室走去。
她的身形在这萧索的季节里显得格外单薄,每一步都像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。
推开心理咨询室的门,冬日的阳光透过百叶窗,在地上切割出一道道明暗相间的条纹,像是命运在她的世界里划下的无法愈合的伤痕。
她微微眯起眼睛,适应着这并不强烈却有些刺眼的光线,整个人就像一片被寒风卷落的叶子,脆弱而无助,周身散发着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疏离气息。
她的眼神空洞,毫无焦点地落在远处,仿佛这个世界与她无关,她只是一个孤独的过客。
此时,谭覃正坐在办公桌后,手中翻看着一份文件。
听到门被推开的声音,他抬起头,目光落在顾青桉身上。
谭覃有着一双深邃的眼睛,犹如幽潭,仿佛藏着无数秘密,让人难以捉摸。
他嘴角习惯性地挂着一抹淡淡的微笑,可这微笑却从未抵达眼底,始终带着几分疏离与客套。
他的童年,是在单亲家庭那冰冷压抑的氛围中度过的。
父亲的背叛,如同一把利刃,直直地刺进了原本看似美满的家庭,也刺痛了年幼的谭覃的心。
母亲在遭受背叛后,性情大变,将生活中的所有不如意都发泄在谭覃身上,对他不断打压。
那些年,他耳边充斥的都是母亲的指责与抱怨,小小的他,只能在角落里默默承受,内心的安全感被一点点剥夺。
在成长的岁月里,谭覃无数次在黑暗中独自舔舐伤口,试图寻找治愈自己的方法。
于是,他选择了心理学研究,以为凭借专业知识能驱散内心的阴霾,填补那片荒芜。
多年过去,他在旁人眼中是优秀的心理医生,能够帮助他人解决心理问题,可只有他自己清楚,内心深处依旧是一片死寂的荒芜,无人能懂,无人能触及。
他看着顾青桉,心中泛起一丝复杂的情绪,仿佛在她身上看到了曾经那个无助的自己。
他放下手中的文件,站起身,轻声说道:“顾小姐,请坐。”
声音低沉而温和,像是冬日里的一杯暖茶,试图驱散这一室的寒意,也希望能给顾青桉带去一丝慰藉。
顾青桉机械地向前走了几步,在椅子上坐下,双手不自觉地揪着衣角,微微颤抖。
她低着头,不敢直视谭覃的眼睛,像是在躲避着什么。
谭覃重新坐回椅子上,目光始终停留在顾青桉身上,试图从她细微的动作和表情中,探寻出她内心深处的秘密,就像他曾经无数次试图剖析自己一样 ,想要找到治愈她,也治愈自己的方法。
这个寒冷的冬日,这小小的心理咨询室里,两颗孤独而受伤的心悄然相遇,命运的齿轮开始缓缓转动,他们都未曾料到,彼此的出现,会成为对方生命中最重要的救赎。
“顾小姐,请坐。”
谭覃的声音低沉而温和,像是冬日里的一杯暖茶。
顾青桉机械地坐下,双手不自觉地揪着衣角。
在简单的问诊后,谭覃决定让顾青桉做一次沙盘治疗。
沙盘中的世界,往往是内心最真实的映照。
顾青桉站在沙盘前,犹豫了许久,才缓缓伸出手。
她先是在沙盘的边缘堆满了石头,像是筑起了一座高高的围墙,然后在围墙内,小心翼翼地摆放了一个小小的人偶,人偶被放置在一个偏僻的角落,周围是几棵孤独的树。
最后,她在人偶的头顶上方,放置了一片灰暗的云朵。
谭覃看着沙盘,心中了然,这是典型的回避依恋人格的表现。
顾青桉在情感上筑起了高高的围墙,害怕受到伤害,将自己孤立起来。
他轻声问道:“顾小姐,能和我说说这个沙盘的含义吗?”顾青桉咬了咬嘴唇,沉默片刻后说:“这就是我的世界,我把自己藏起来,外面的世界很危险,我不想被伤害。”
谭覃看着她,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心疼,他仿佛在顾青桉身上看到了曾经那个无助的自己。
从这一天开始,顾青桉开始了她的心理咨询疗程,而谭覃,也渐渐走进了她那看似坚不可摧的世界。
随着咨询的深入,谭覃发现自己越来越关注顾青桉。
她的每一个表情、每一句话,都能牵动他的心弦。
他会在顾青桉没来咨询的日子里,不自觉地想起她,想象她在做什么,心情是否好一点。
这种感觉对谭覃来说是陌生而危险的,他习惯了将自己的情感深埋,可顾青桉就像一道光,直直地照进了他黑暗的世界。
顾青桉其实也察觉到了谭覃对她的格外关心。
一开始,她内心充满了抵触。
在她的认知里,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总是伴随着伤害。
每一次谭覃询问她生活上的细节,比如“最近有没有好好吃饭”“有没有尝试和朋友出去走走”,这些看似平常的关心,在她听来却像是一种侵犯。
她觉得谭覃逾越了心理咨询师和患者之间应有的界限,于是忍不住说道:“谭医生,你只要做好你的本职工作就好,我的生活不用你操心。”
说出这句话的时候,她看到谭覃眼中闪过一丝受伤,可她的第一反应不是愧疚,而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满足感。
然而,在内心深处,顾青桉又隐隐有些期待谭覃的关心。
这种矛盾的心理让她陷入了纠结。
她想起曾经的恋爱经历,前男友一开始也是温柔体贴,每天都会给她发很多消息,关心她的一日三餐,会在她生病时买药送到她家门口。
可后来,仅仅因为一次小小的争吵,前男友就像变了一个人,对她冷暴力,最终提出分手,毫不留情地离开了她,留下她独自在黑暗中挣扎。
她害怕重蹈覆辙,所以每当谭覃的关心让她感到一丝温暖时,她就会立刻在心里竖起一道防线,提醒自己不要陷入危险。
有一次咨询结束后,外面下起了大雨。
谭覃看着顾青桉没有带伞,犹豫了一下说:“我送你回去吧。”
顾青桉抬起头,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和犹豫。
她本能地想要拒绝,害怕和人有过多的接触,但看着谭覃真诚的眼神,又鬼使神差地点了点头。
在雨中,两人共撑一把伞,谭覃刻意将伞往顾青桉那边倾斜,自己的肩膀却被雨水打湿。
一路上,两人都没有说话,只有雨滴打在伞面上的声音。
到了顾青桉家楼下,她轻声说了句“谢谢”,便匆匆跑上楼。
回到家中,顾青桉站在窗前,看着谭覃在雨中离去的背影,心中五味杂陈。
她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答应让谭覃送她,这种和人近距离接触的感觉让她既紧张又有些异样的安心。
她在房间里来回踱步,不断告诉自己这只是一个偶然,不能让这种特殊的感觉继续发展下去。
从那之后,谭覃会在咨询时有意无意地分享一些自己的经历,试图让顾青桉明白,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并不都是危险的。
他会说起自己小时候,母亲因为父亲的背叛变得敏感又暴躁,总是对他恶语相向,让他觉得自己仿佛是世上多余的人。
那些孤独的夜晚,他只能在书本里寻找慰藉,在心理学的知识海洋中,他渴望找到治愈自己的方法。
顾青桉也在慢慢改变,她开始愿意和谭覃分享一些自己的生活琐事,比如她最近看了一本很喜欢的书,书中女主角的勇敢让她羡慕;或者在街上看到一只很可爱的流浪猫,她忍不住给它买了食物。
但每一次分享之后,她又会陷入深深的自责,觉得自己太过放松警惕,害怕再次受到伤害。
顾青桉的内心就像一场激烈的拔河比赛,一边是对谭覃逐渐产生的依赖和好感,她会在不经意间期待下一次咨询,期待听到谭覃的声音,看到他温暖的笑容;一边是根深蒂固的对亲密关系的恐惧,那些被伤害的过往就像恶魔,在她即将靠近幸福的时候,总会跳出来提醒她曾经的痛苦。
她常常在夜里辗转反侧,思考自己对谭覃的感情。
她觉得自己像是在黑暗中行走,谭覃的出现就像一束光,她渴望靠近这束光,又害怕这束光只是虚幻的,一旦靠近就会被灼伤。
这种纠结在两人的关系逐渐升温时达到了顶点。
顾青桉发现自己越来越期待和谭覃见面,